1.一般过滤器分类
在1992年、1993年,中国分别颁布了《高效空气过滤器》( GB 13554—1992)和《空气过滤器》( GB/T 14295-93)两个国家标准,一共分为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中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五类。其中,高效过滤器又细分为四种: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中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
2.空气过滤器:在一般空气过滤器中,粗效、中效过滤器是人们早已熟悉的过滤器,而高中效过滤器和亚高效过滤器则是国内新的分类.高中效过滤器
(1)袋式高中效过滤器 如图3-6所示,采用无纺布制作,名义尺寸为610mm×610mm(24in x24in),实际外框尺寸592mm×592mm。
空气处理机组中,过滤段若由610mm×610mm的单元拼成,有时,为了排满过滤断面,过滤断面的边缘配有模数为305mm×610mm的袋式过滤器过滤段
3.亚高效过滤器
分为滤纸折叠形和滤管形两类,前者外形及加工工艺和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相同。后者是亚高效过滤器中唯一不用胶的过滤器,因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很适合在医疗建筑中使用。更换时可只更换滤管(但工作量大),节约造价。可做成任意形状,也可用于净化空调设备及民用净化机组中。图3-9所示为YGG型低阻亚高效过滤器示意图。低阻亚高效过滤器可用于送风末端(10万级以下),由于初阻力小而使净化空调系统中风机的选型非常容易,作者在10万级及以下级别的生物洁净室中应用较多。采用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的净化系统,组合式净空调机组的风机转速可选小于等于1450r/min,再配以弹簧减振器,机组噪声很低。作者曾在1万级生物洁净室的送风末端也使用过亚高效过滤器,经检测除自净时间较长外,其他指标如洁净度沉降菌、浮游菌等均能160360Pa;态)。也有一些技术人员持否定态度,不认同亚高效过滤器的低阻力优势。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都明白,若三级过滤器的终阻力都按2倍初阻力考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亚高效系统比高效系统的阻力要小160一360Pa;若取终阻力大于2倍,初阻力的话,这个阻力差值更大。这一差值正好使风机转速由1450r/min跳跃至2900r/min,噪声等级明显不同。
所以,在洁净度小于等于10万级的生物洁净室中,送末端采用低阻亚高效过滤器利大于弊,完全可行。低阻
亚高效过滤器的滤管是采用热熔法粘结的,加工质量很关键。若质量不过关,使用中会产生泄漏现象。所以,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
4.高效过滤器分类
高效过滤器按性能分类参见表3-3,其中A类、B类、C类三种高效过滤器的效率规定用钠焰法测定,D类高效过滤器效率用计数法测定高效过滤器按分隔物的材料分类,可分为有隔板与
(1)有隔板高效过滤器 滤纸由瓦楞状的隔板隔开,以保证气流在多褶滤纸间的流动。滤芯的四周用胶粘剂与外框粘贴固定。过滤材料为玻璃纤维滤纸,隔板材料为铝箔、白卡纸;外框材料为镀锌钢板、铝板、胶合板等。铝板制作的外框强度不如镀锌板的高,当采用压紧法安装时,因受力不匀,容易变形,影响密封效果。在生物洁净室不应采用胶合板等木质外框。胶粘剂常用聚氨酯,特殊场合采用硅酮、PVC等。以前曾使用环氧树脂、聚酰胺。图3-10所示为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的示意图。
(2)无隔板高效过滤器无隔板并非无分隔物。否则,气流很难畅通。过滤材料也是玻璃纤维滤纸,外框 由铝型材、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制作,滤纸间的分隔物为热熔胶线、丝线、玻璃纤维纸条。由于滤纸间间隙变小,所以在同样送风面积、同样的额定风量下,过滤器厚度由有隔板的20mm (292mm)变为65—100mm,使净化设备紧凑轻巧。可做成平板型(如图3-11所示)或“折叠”型(风量大)。
根据耐火等级分类,可分为1、2、3级。
1级——全部为不燃材料制作。
2级——仅滤料为不燃材料。
3级——全部为易燃材料。
3.3.4钠焰法与计数扫描法测定效率[3]
1.钠焰法测定效率
源于英国,我国通行。
试验尘源为单分散相氯化钠盐雾,主要仪器为光度计。
盐水在压缩空气的搅动下飞溅,经干燥形成微小盐雾 图3-11无隔板高效过滤器并进入风道。在过滤器前后分别采样,含盐雾气样使氢气火焰的颜色变蓝、亮度增加。以火焰亮度来判断空气的盐雾浓度,并以此确定过滤器对盐雾的过滤效率。国家标准规定的盐雾颗粒平均直径为0. 4um,但对国内现有装置的实测结果为0.5¨m。http://www.songfengkou.com/
2.计数扫描法测定效率
主要测量仪器为大流量激光粒子计算器或凝结核计数器。用计数器对过滤器的整个出风面进行扫描检验,计数器给出每一点粉尘的个数和粒径。这种方法不仅能测量过滤器的平均效率,还可以比较各点的局部效率。
试验中使用尘源为Laskin喷管产生的多分散相液滴,或确定粒径的固体粉尘。有时,过滤器厂商要按照用户的特殊要求,使用大气粉尘或其他特定粉尘。若测试中使用的是凝结核计数器,就必须采用粒径已知的单分散相试验粉尘。
计数扫描法是测试高效过滤器最严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替代其他各种传统方法是大势所趋。
3.3.5 高效过滤器尺寸[3]
1. 484系列
484mm是我国高效过滤器的经典。484mm×484mm×220mm是国产高效过滤器的主流尺寸0 1965年,我国高效过滤器亮相于蚌埠,它的外形尺寸为484mm×484mm×220mm。其对应的安装模数为500mm×500mm,安装时需留出周边吊杆的位置,故过滤器断面确定为484mm×484mm。
该尺寸系列过滤器的早期商品代号是GS - Ol和GB - 01。S代表“石棉纤维”,B代表“玻璃纤维”,G代表“过滤器”,01代表边框长为484mm,额定风量为l000m3//h。
2. 630系列
630mm×630mm×220mm,是我国高效过滤器的另一流行尺寸。该过滤器的安装模数为650mm×650mm,考虑安装时吊杆的位置,过滤器断面尺寸就设计成630mm×630mm。630mm的派生尺寸为315mm、945mm、1260mm。
该过滤器的早期商品代号为GS - 03、GB - 03,其中03代表过滤器边框长为630mm,G、S、B意义同484系列。该过滤器额定风量为l500rri3/h。
3. 320系列
320mm×320mm×260m,这一规格尺寸与484mm和630mm系列并存。其早期商品代号为GS -02和GB - 02,02表示过滤器边框长为320mm。G、S、B意义同前。其额定风量为500rr13/h。目前,这一系列的过滤器尺寸变为320mm×320mm x 220mm,厚度变小了。所以,额定风量不足500rr13/h,在选用时应注意。
4. 610系列
发达国家的高效过滤器外框宽度始终以610mm (24in)为主。20世纪80年代,进口过滤器随成套设备进入中国。90年代,610mm这一尺寸在国内流行。
610mm的派生尺寸为203 mm、305mm、762mm、915 mm、1219 mm、1524mm、1829mm( 8in、12in、30in、36in、48in、60in、72in)o
610系列的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厚度为292mm、150mm两种,平板式无隔板高效过滤器的厚度大多在65 ~100mm之间。
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偏好,在上述高效过滤器系列中任选其一。但是,要避免在同一工程中混用不同尺寸系列的过滤器(320系列除外),以免给施工、日后维护和备件选购带来麻烦。320系列过滤器一般用在洁净车间内较小的洁净室内或长宽比较大的洁净室内(增加送风口数量、改善气流组织),故可与其他系列混用。
3.4空气过滤器效率的换算[1]
3. 4.1尘一尘换算
用图3-12进行换算。
1)已知≥1um的计数效率为75%,计算对应于≥0.5t.cm的计数效率。因为≥1um的计数效率为100%时,≥0.5F_cm的计数效率为100% - 81. 49% =18. 51c/o(参见表2-2),所以≥llxm的计数效率为75%时,≥0. 5lLm的计数效率为
18. 510/0×0.75 =13. 88%
2)已知≥O. 5um的计数效率为2.65%,换算对应的≥5ym的计数效率。5um以上的粒数正好占总粒数的2.65%(表2-2),显然大粒子首先被过滤掉,所以≥0. 5um的计数效率为2.65%,≥5t_t,m的计数效率为100%。即图3-12上,“≥5um100%效率线”的纵坐标为2. 65。3)≥0.5um的计数效率为20/0时,换算对应的≥5um的计数效率。按上面的道理,≥5ym的计数效率应为2/2. 65= 75. 4c70。4)已知≥1um的计数效率为70%,核算对应的≥0.5um的计数效率。按照前述理由:0.7乘以18. 51%(≥lum100%效率所对应的≥0.5ym的效率),即0.7 x18. 5% =12. 96%。实际上不是某一粒子全部过滤完才过滤比这一粒径小的粒子,而是有一定交叉的。所以,以≥0.5 um的粒子计数效率换算≥1um、≥5um等粒子计数效率时,实际效率应小于换算所得。以上例而言,lum效率70%所对应的0.5um效率应大于12. 96%,或0.5um效率为12. 96时,1um效率应小于70%
1)FFU若已知细菌效率等价直径,即查此直径下的滤料计数效率,即为该滤粒对该菌群的计数效率。
2)若不知细菌的效率等价直径,则可按有关实验得到的一般关系换算。